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专业、关爱 超越工作间

专业、关爱 超越工作间

作为父母,孩子不一定需要飞黄腾达、名成利就,其实子女只要能够平安健康长大,就是父母最大的安慰。黄太非常幸运,第一胎怀了双胞胎,夫妇二人满心期待迎接两个女儿。可是,黄太在怀孕31周时,血液指标异常,须立即剖腹生产。就这样,黄太在毫无心理准备下提早迎接两个新生命,打乱原定计划。 双胞胎虽顺利出生,但身体还未完全發展,须住进保温箱,细小的身驱插着喉管依赖呼吸机协助呼吸,而妹妹芊熙出生时只有1.4kg,医生指体重过轻患上發展迟缓的风险较高,「当时心情複杂,非常担心两个女儿的健康,亦担心他们不能像正常小孩般成长⋯⋯幸而,在同一病房有一位待产妈妈一直为我打气,明明她自己身体不适,但她见我的情况不太乐观,还不忘安慰我、鼓励我,又教我怎样照顾早产女儿、如何申请到儿童發展中心跟进女儿發展进度,多得她,徬徨无助的心都定下来,惜未有留下联络方式便道别了出院回家。」 黄太的丈夫需不时到外地工作,故她产后成为全职妈妈,承担着照顾两名早产婴儿的巨大压力,「一般初生婴儿大概在数月大时已可逐渐抬头、翻身、坐起来,但芊熙却迟迟不懂,对什麽都没有大反应,發展似乎落后于人,而且较少發声,又担心她以后不会说话或智力不足。」 庆幸芊熙10个月大时,经社会福利署转介,便开始到保良局慧妍雅集儿童發展中心接受言语治疗师及特殊幼儿工作员的训练。没料到,黄太竟然重遇同房的待产妈妈,原来她就是中心的高级特殊幼儿工作员–凌姑娘。「虽然凌姑娘并非专属负责芊熙的个案,但她与中心团队都很关心我们,每当我遇到育儿或照顾上的问题,他们都乐意详细解答,又常常鼓励我不要着急,安定我不安的心情。」 谈到缘份早在医院开始,凌姑娘笑说︰「我当初只是透过自己的专业知识鼓励身边的妈妈,没想到会在中心裡重遇黄太呢!」不少家长都担心子女的成长,尤其是早产儿父母特别紧张,担心会落后同龄孩子许多。任职13年特殊幼儿工作员的凌姑娘表示,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是独特的,發展程度都有快有慢,或许今天做不到,总有一天会学懂,故毋须与他人比较。作为特殊幼儿工作员就是要發掘小朋友的特质,而非放大其缺点。同样作为母亲的她,不时提醒家长首先了解子女的成长步伐,不要局限小朋友的可能性。如期望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而强加压力于孩子身上,长远只会影响亲子关係。 「除了每星期在中心接受训练外,亦会按姑娘和治疗师的建议,跟芊熙在家玩游戏训练,逐步见证女儿的进步。」芊熙早期的發展的确比同龄孩子稍为落后,经过持续2年多的训练后,现时其發展已与同龄足月出生的小朋友相若。黄太笑谓,「能够看见女儿健康成长已很满足,当然最感激是凌姑娘和中心团队一直以来的陪伴。在我最迷茫时,他们的鼓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芊熙从抬头转身、学爬学坐,甚至开口叫「妈妈」或许比别人慢了点,但黄太一直努力照顾,陪伴女儿一起上课训练,见证着芊熙每个细微进步。每一件别人眼中的平常事,对于黄太来说,都得来不易。「只要两个女儿能够平安健康长大,我就已经心满意足。」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菠菜、三文鱼、虾等等食物,是痛风症病人要「拒诸门外」的诱惑,否则进食后令体内尿酸过高,只能靠打针或服药治疗,但有一定风险及副作用。 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多位学生与其他学校组成联合队伍,研究出痛风症治疗新方法,於「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中击败了多间本港及世界知名大学,成为其中一间获得金奖的学校,是首次有香港中学队伍获得此殊荣。   人体难以自行排走尿酸,尿酸浓度过高会形成晶体,令关节肿大和疼痛。研究团队中有学生的亲友因有痛风问题,故开始此项研究。经研究各类文献及进行实验,团队发现可以利用大肠杆菌大量复制经基因改造的消化酶,再抽取此消化酶并注射进另一可食用益生菌,痛风患者进食后消化酶可协助排走尿酸,亦无副作用。团队期望未来,可朝药物制作方向研究。 另外,保良局何荫棠中学与其他学校组成的联校队伍「Hong Kong JSS」亦在今次iGEM 中获得金奖。同学们发现香港地少人多,「鱼菜共生」耕种方法近年越受欢迎,但经常出现重金属累积超标的问题。研究队伍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将其变成能吸附重金属的生物,他们让大肠杆菌的金属硫蛋白过度表达(over-expression),及将排走重金属的运输蛋白(cusF)基因敲除,令大肠杆菌吸 收重金属能力大增,从而首创出细菌过滤器「B-CAD」,并於实验证明细菌过滤器能以低成本减低鱼菜共生系统中的重金属水平。
信上的每一张面孔	是我们成长的推动力

信上的每一张面孔 是我们成长的推动力

自从两年前搬家到天水围后,祚荣和妹妹芷瑜已经很少到位於上水的保良局田家炳关爱家庭中心,但这天再次回到中心,祚荣和芷瑜仍准确记得每一位中心职员的名字。   回想起初时来到中心的回忆,祚荣妈妈仍记忆犹新,「我哋以前住上水,2018年工人姐姐辞职,我同老公返工工时好长,照顾唔到祚荣同芷瑜,经社署介绍,带咗佢哋嚟中心接受『保宝天使』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初时系去保姆姨姨屋企由保姆照顾,但原来佢哋有好大情绪同行为问题,会打姨姨、捣乱、乱掟姨姨屋企嘅嘢。」   两兄妹其后改为到中心由职员照顾,保良局田家炳关爱家庭中心副主任钟颖欣姑娘表示,照顾他们极具挑战,「哥哥好为食,见到其他小朋友有零食会好主动问人或者出手攞,比较冲动唔识同人相处;妹妹就痴人,好小事容易喊,唔识得表达。」   「唔该姑娘!」 眼前的祚荣和芷瑜十分有礼乖巧,完全想像不到他们3年前是妈妈和钟姑娘口中所说的「熊孩子」。钟姑娘表示,中心每一位同事按他小朋友的性格特别为他们制定「成长」计划,「我哋会耐心同祚荣、芷瑜解释佢嘅行为有咩问题,亦都会为佢哋制定目标,完成咗先会有奖励。我哋亦都试过连系祚荣去访问喺保良局V54大宅驻留嘅法国艺术家,帮佢建立自信,增广见闻。」   妈妈亦非常感激中心同事的用心和耐性,「佢哋每日会花一个钟头解释两兄妹今日喺中心表现点,会教我返屋企点样管教佢哋,又会安排活动畀我哋一家人一齐参与。」   祚荣一家去年搬迁天水围,临别的时候,两兄妹相当不舍。喜欢画画的祚荣拿起画笔,没有画他心爱的食物,反而画上了中心每一位职员的样子,妈妈看到后也十分感动,也和祚荣一样画上了每位职员的样子,并亲笔写了感谢信。离开中心的那一天,芷瑜拥著钟姑娘不放,约定搬家后也要再见面。直到现在,他们也在遵守这个约定,空闲时回中心探望各位职员。   保良局田家炳关爱家庭中心 『保宝天使』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 查询电话∶3563 5161 网址∶http://childrenyouth.poleungkuk.org.hk/tc/page.aspx?pageid=382
爱意亲情 跨越阻隔

爱意亲情 跨越阻隔

閒时与三五知己、挚爱亲朋相聚閒谈,共晋晚餐,看似轻鬆平凡,但自去年初疫情爆發,社交距离一再收紧,大家又有多久没有与亲友相聚?而为保障身体较弱的长者,安老院舍在疫情严重时更谢绝家属探访,与挚爱家人见面,从此不再是一件平凡事。 「我记得佢呀,呢几个都係我凑大架!」93岁的陈七婆婆去年3月起入住保良局黄竹坑护理安老中心,疫情反复,中心不时需要实施隔离措施,无奈暂停家属进入院舍探访长者的安排。其实,中心职员十分了解长者与家人的挂念之情,除了日常协助安排更多长者与家人视像通话,在刚过去的圣诞节前夕,更安排四代同堂的陈七婆婆一家,分时段到院舍门外探访婆婆,与婆婆相隔玻璃门一见。 原本认知能力较弱的婆婆看到曾孙们,马上精神百倍,准确说出每位曾孙的名字,更是感动落泪,「见到你哋真係好开心呀」,又立即戴起儿孙们送来的冷帽,婆婆则将亲手编织的冷颈巾送予儿孙们。陈七婆婆的孙女李小姐表示,今年是第一次节日时不能一家人与婆婆一起过节,感谢院舍职员在日常繁重工作以外,也体贴长者及家人需要,安排隔门探访机会,保护院舍内体弱长者的同时,也一解家人和长者的相思之苦。 保良局黄竹坑护理安老中心营运经理梁德业表示,疫情持续多时,对长者及家人造成困扰,家人会担心长者生活及身体,有长者变得胃口不佳甚至沉默寡言。所以院舍不断想方设法增加长者在院舍的生活乐趣,例如安排兴趣班,亦会以不同方法增加长者与家人的沟通,例如增加视像通话时段、以长者近照或院舍内的活动照製作院舍刊物寄给家人。 保良局各间院舍也会在节日时推出特别活动,例如在院舍门外设置礼物收集箱–鼓励家人将食物及礼物经院舍交予长者,并亲手撰写圣诞卡送予长者;音乐心意卡–家人把长者最喜欢的歌或是儿孙的说话录在心意卡内,加上生活近照,再经由院舍送予长者,另外亦製作电子贺咭–院舍职员帮长者拍照,教授及协助长者利用电话应用程式製作电子贺咭或短片再传送予家人等等。探访方面亦会在疫情许可下尽量安排,例如早前疫情较缓和时,让家人在做足防疫措施下于院舍指定区域跟长者见面;如疫情较严竣,则会尽量安排家人分批到院舍门外,与长者相隔玻璃门见面及閒聊。 「相拥我所爱又花几多秒,这几秒,能够做到又有多少,未算少,足够遗憾忘掉」,纵然疫情下大家未能够与挚爱家人尽情相拥,但只要大家多走一步,爱意永不会被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