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愛

感謝.信 讓自閉學員接通愛的世界

感謝.信 讓自閉學員接通愛的世界

今日的軒源媽媽(林太,長椅左),在保良局鄭翼之中心與斌Sir(陳衍斌助理經理)、洪姑娘(洪婉蓉社工)談笑緬懷。林太信中「進步良多」四字承載著的,就是足足二十年的汗水眼淚、起承轉合。   自閉症是一道隔閡,分隔了軒源的內心與外在世界,攔阻彼此的感受交流。隨著軒源踏入青春期,內心湧動情緒急欲表達,就接連出現推倒電視、拍打他人的發泄攻擊行為。軒源的突發行為與日俱增,父母疲於奔命,也無可避免影響到專注備試的兄長,轉移暫宿就成為無可避免的選擇。   「我將軒源帶到這世界,卻不能給予他正常的家庭生活和關愛,作為母親,這是一輩子的愧疚。」   林太曾經如此感受,如此寫下。洪姑娘與斌Sir都記得,經歷三年醫院精神病房生活,初轉至鄭翼之中心的軒源也有著推人扯髮等攻擊行為,情緒陰晴不定。但當軒源初見寬敞的課室設施、花園環境,職員與年紀相仿的同儕……這些前所未見的事物令他心生好奇,在中心同事的教育照顧下,軒源的表現亦開始漸見穩定。   今日的軒源,偶爾也會有脾氣與突發行為,但只要中心同事介入導引,不久就能平復冷靜。軒源溝通能力的進步與當初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從一開始封閉自我於內心世界,斌Sir就回想軒源有一次提起紙筆主動抄寫汽水機上「Orange」字樣,見證他對外界漸生好奇;今天軒源會離開房間踏足客廳,主動與同學一同看電視劇集,甚至成了Hotcha、糖妹的忠心粉絲;而最令洪姑娘欣喜的,莫過於軒源今日更懂得照顧他人,投入集體活動,甚至有同學會喚他作「阿哥」。   「雖然他不善表達,但也一樣有喜怒哀樂,教導軒源不重在經驗,請待他以真,相信軒源會感受到的。」   今日林太與家人都會定期探訪軒源,回想過往一同生活的片段,她十分清楚:「軒源雖不擅表達,但內心是很愛錫我們的。」往日軒源一聽到嫲嫲的腳步聲就會跑來擁抱:現今每週一次的探訪環節,他依然表現出滿心雀躍期待。   手握感謝信,林太與斌Sir、洪姑娘再次感謝彼此的耐心、努力與信任。或者軒源未必能夠將「愛」與「多謝」宣之於口,他的步伐,他的笑顏,未必需要事事說白,看見軒源的生命改變,他們已經心有答案。  
玩樂中學懂珍惜與環保 流動玩具圖書車分享快樂

玩樂中學懂珍惜與環保 流動玩具圖書車分享快樂

小朋友總希望有新玩具,但玩具種類太多,難道小朋友每次玩厭便要再買新玩具?此舉既浪費亦不環保。保良局流動玩具圖書車穿梭本港7 個公共屋邨,免費借出圖書及玩具予小朋友,讓他們學懂「有借有還」,玩樂之餘建立責任感及學會珍惜玩具,亦令玩具生命得以延續,達致環保效果。   保良局流動玩具圖書車服務獲香港玩具廠商會及香港玩具協會慷慨捐款支持營運及增添玩具,現時車上有約500 件玩具及150 本圖書,供幼兒至13歲兒童免費借用。小朋友借用玩具或圖書前需申請加入成為會員,憑會員證每次借用1 件玩具或1 本圖書兩星期,並可於玩具圖書車下次到訪時續借一星期,如歸還後可再借用其他玩具。 負責服務的保良局周兆初紀念青少年發展中心主任鄭啟良表示,為培養小孩的責任感,他們借用玩具時需要簽名,歸還時工作人員會當面點算配件,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功感,得知自己有能力保管好玩具,而逾期歸還玩具亦會被罰款5 元。他又指流動玩具圖書車十分受家長及小朋友歡迎,每年服務多達25,000人次,期望未來可獲得更多善長捐款,拓展成車隊將服務推廣至更多地點,落區入邨分享快樂,又計劃未來在各屋邨舉辦回收玩具活動,鼓勵市民捐贈仍然「新淨」的舊玩具,與他人分享快樂。   查詢詳情 電話 3462 6260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愛心律師助養12名兒童:希望將幸福和溫暖帶給小朋友

愛心律師助養12名兒童:希望將幸福和溫暖帶給小朋友

每周六朝早,黃律師都會抽時間到本局探訪兒童,跟小朋友玩耍、互動,更會為他們準備零食,「一直以來,覺得自己在讀書、工作、家庭各方面都很順利,因此希望能回饋社會,將幸福和溫暖帶給小朋友!」   黃律師跟本局住宿兒童的緣份,始於2019年。當初,她從香港律師會的一則會員通訊中,得知道有探訪保良局、跟兒童互動的活動。而在那次活動中,保良局識員讓她了解到局內的設施、活動和助養計劃的詳情。黃律師認為計劃很有意義,於是便決定成為助養人,希望讓小朋友的住宿環境得以改善之餘,亦可為他們提供參與不同課外活動的機會。   黃律師期後經過助養人培訓,便可正式開始探訪助養孩子,而中途雖然經歷了疫情肆虐,使探訪活動一再延期,但卻無阻黃律師的善心。她表示,自己很享受每次探訪的時光,每每全情投入跟小朋友互動,「小朋友鍾意玩甚麼便一起玩甚麼、到花園玩也可」。而她亦會把每位小朋友的愛好、性格,以及跟他們的回憶一一記錄,方便下次探訪時能夠更駕輕就熟。   「記得有次我第一次探訪一名小朋友,他竟問我可否抱他。」奈何因探訪規則所規限,助養人不能跟小朋友有太親密的接觸,黃律師未能給他一個擁抱。不過,那次的經歷卻令黃律師感慨良多,令她感覺到其實小朋友很需要別人的愛與關懷。   愛心滿滿的黃律師,希望能夠接觸和探訪更加多的小朋友,並為他們帶來歡樂。於是,她決定「加仔」,由當初助養5名兒童,到現在一共成為了12名兒童的助養人,「希望至少在短短一小時的探訪時間裡,小朋友能夠玩得開心,在家舍的日常中找到不一樣的時光;也希望讓他們感受到其實在社會上,也會有很多關心、關愛他們的人。」
「我同仔仔講,人生無咁順⋯⋯但係都要堅持落去,雖然有波折,但總會過去。」

「我同仔仔講,人生無咁順⋯⋯但係都要堅持落去,雖然有波折,但總會過去。」

每日在菜檔做兼職、接子放學,母子兩人攜手回家,吃一頓家常便飯,是申麗平(阿平)最簡單的幸福。不過,兒子耀揚約在半年前,右腳股骨突然移位,需要套上支架長期卧床。 相依為命的兩母子生活大亂,10 歲大的兒子頓成嬰兒,洗澡、如廁都要照顧;阿平難以離家工作,柴、米、油、鹽、房租等金錢壓力湧至,她都會偷偷躲起來哭。但擦乾眼淚後,就繼續上路,四出尋求幫助。她說:「做阿媽係咁㗎啦,堅持!如果唔係我個仔點算!」 五年級的耀揚與其他小孩無異,好玩好動,最愛打籃球。去年11 月,耀揚右腳膝蓋疼痛,阿平起初以為只是兒子太好動致肌肉酸痛,帶他去看鐵打。但他其後膝蓋腫脹,無法走路,一到急症室就要立即留院。原來兒子患上罕見兒童疾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PerthesDisease);阿平憶述,當時已心知不妙,「醫生話佢右邊股骨移位,仲有骨枯,要做大手術」。   擔心兒子未必能承受手術,阿平一邊聽醫生解釋,已一邊淚流滿臉。可幸是,手術前仍有一線轉機,假若耀揚帶上支架後,穩定到股骨位置,能夠靠骨頭增生,移正股骨,未必需要做手術。為了讓兒子有機會逃過手術,阿平將耀揚接回家照顧。塑膠製支架套著耀揚的腰部至大腿,轉身都有難度,更莫說要自理。阿平說:「真係當佢BB 咁,抱佢起身,推佢沖涼、去廁所。」   原在菜檔的兼職因而放棄,阿平已是「手停口停」,房租限期將至,本堅持自力更生的她要申請綜緩,每次到元朗市中心交文件,都不能留下耀揚一人在家,只好推著兒子上輪椅,擠上輕鐵綫,其間更要擔心耀揚的右腳受碰撞而移位。四周的壓力令阿平難以入睡,亦常常流淚,但為免影響兒子心情,亦只得偷偷地哭。   綜緩審批期需時,其間阿平四處打探不同的經濟緩助,最終認識到保良局轄下,服務元朗和天水圍區的「天朗膳糧坊」的短期食物援助計劃。阿平說,一致電已有即時回應,社工得悉她不便外出,就派人家訪,「一見到吳姑娘已唔識講嘢⋯⋯ 覺得好溫暖」。   食物援助最長為期8 星期,派發乾糧如米、麵、餅乾、超級市場現金券等。計劃因應阿平特別需要,提供上門派餐服務。一包餅乾已令耀揚很高興,阿平說,兒子拿著餅乾不放呢。   透過食物援助計劃,阿平渡過了綜緩審批期,兒子卧床半年後,情況已大大改善,可望未來可拆除支架。耀揚學業因病而暫停,他時有擔心,但阿平勉勵他,照顧好身體,不怕沒將來,「我同仔仔講,人生無咁順⋯⋯ 但係都要堅持落去,雖然有波折,但總會過去。」 天朗膳糧坊 查詢電話︰ 2658 1511